您的位置:首页 >热线 >

解读“好上加好”的黄冈“密卷”

2023-08-10 19:02:22    来源:腾讯网

解读“好上加好”的黄冈“密卷”

在团风牛车河和罗田苍葭冲,好山好水聚起浓浓乡愁;在黄州东坡外滩和红安七里坪,东坡文化、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在浠水,一枚鸡蛋涅槃重生,在蕲春,一株艾草神奇蜕变,双双成就百亿产业;在黄冈化工园,TCL循环产业园和黄冈人福药业,借助武汉都市圈区位优势,迅速形成武黄间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

8月3日至5日,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我市调研采访。3天时间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和湖北省主要媒体的50多名记者,冒着近40℃的高温,实地调研了黄州、红安、团风、罗田、浠水、蕲春等6个区县的16个企业、乡村和市场,感受老区的时代之变,讲述黄冈高质量发展精彩故事。


【资料图】

“在我求学路上,黄冈密卷曾让我受益匪浅;在此次采访中,黄冈将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好区位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内整合和对外开放,转化为产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央广电总台记者王馨叶说:“这次,我又看到了一张高质量发展的黄冈‘密卷’。”

看区位——产业链入都市圈,加速形成大走廊

宽敞明亮的厂房,高端大气的实验室……8月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第一站走进位于黄冈化工园的TCL循环产业园。眼前的情景,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间处理工业危废的工厂。

项目负责人介绍,黄冈TCL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是TCL环保投资建设的首个十亿级危废处理项目,是武汉TCL华星产业链的延伸。除了华星光电,黄冈基地还为京东方、天马微电子等半导体面板和芯片企业提供配套环境服务,是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借力武汉都市圈发展,黄冈主动承接重点产业配套,一大批企业和产业项目扎根落地。

采访团在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采访

黄冈人福国际高端新型特色原料药产业化生产基地,从鄂州葛店搬迁而来,总投资20亿元,设计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工艺技术,生产20多个品种的原料药和辅料。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8个车间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安装,明年初正式投入生产。届时,葛店将转型成为研发基地,将形成总部和销售在武汉、研发在鄂州、生产在黄冈的产研销走廊。

2016年、2018年、2023年,黄冈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先后三次签约,通过人员共派、资金共投、产业共建、绩效共考、要事共商,发展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医疗器械等主导产业,共同打造“光谷第九园”——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黄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涂军介绍,作为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十大示范工程之一,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已成为黄冈融入武汉都市圈的桥头堡和主引擎。

采访团在湖北伊利黄州分公司采访

“不仅产业有突破,而且体制有创新。”经济日报记者潘笑天说:“在对接武汉都市圈建设的过程中,黄冈积极主动,富有成效。”法治日报记者刘志月说:“以制度创新凝聚动力,激发活力,黄冈在协同发展上思远谋深,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看文化——文化经济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在东坡赤壁挹爽楼的碑阁中,国家一级文物《景苏园帖》全套石刻126块,镶嵌在四壁。它汇集了苏轼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书法精品,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作品最多的苏东坡手书石刻。

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一块块展板、一件件浮雕展现着鄂豫皖根据地军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在红安县七里坪镇观音阁村,保存完好的10多封开国少将秦光远的家书,字字真挚、篇篇动人。

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全景

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黄冈处处流淌文化的气韵,东坡文化、红色文化的印迹俯拾皆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陈晓说,“一踏上黄冈红色土地,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文化是根源,更是资源。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冈有新的探索。

8月3日晚,在东坡外滩,身穿华美汉服的女子手持团扇,在古色古香的亭台下翩然起舞;二胡、长笛等乐器演奏的民俗戏曲沿街响起,吸引游客驻足……

黄州东坡外滩夜市依托遗爱湖风景区的优美环境,通过长年开展东坡庙会系列活动,东坡夜市已成为当地市民和外来游客休闲消夏的优选“打卡地”和文化体验中心。东坡夜市负责人李平说,今年已吸引游客近60万人次,营收达2800万元。在七里坪镇观音阁村,拓展运用将军的家书资源,村里开辟文旅研学、乡村民俗体验线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兴建乡村民宿,在传承红色精神中带活集体经济。

采访团在红安县七里坪镇观音阁村采访

8月4日晚,一场名为“炫酷”的杂技表演在浠水县“大菠箩”杂技馆举行,赢得满堂喝彩。由一群流浪艺人组建成的浠水杂技团,历经70年风雨,已成为浠水的名片。在这个暑假,杂技团将连演45天,发挥“浠水杂技引流,助力黄冈旅游”的作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一千年。”人民日报记者李忱阳说:“以文化铸魂,以荆楚研墨,以长江展怀,新时代的黄冈,必将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奋进的历史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更高台阶!”

看山水——诗意乡村唤回阵阵炊烟

8月4日下午,牛车河水库波光粼粼,凉风习习。两年前,团风县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08亿元,集中连片整治总路咀镇、贾庙乡、杜皮乡3个乡镇9个村,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惠及农户1.83万户、5.96万人。

好山好水是牛车河示范区建设的底气。以省级水利风景区牛车河水库为核心,示范区建设了“一环一轴十八塆七十二胜景”,形成“处处是风景、塆塆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新景图。今年五一期间,这个偏僻的山区水库涌入游客10多万人,一时人满为患。

团风县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

黄冈是个农业大市,乡村振兴是记者在黄冈采访时关注的重点。尽管天气很热,采访的行程也十分紧张,但记者们意犹未尽。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8月4日,17名记者临时组队,赶赴荆楚家学第一村——罗田苍葭冲采访。

苍葭冲是罗田县三里畈镇新铺村一个自然塆落。2008年,从罗田县统计局退休的丁汗平,牵头成立7人议事小组,从带头搞卫生、拆私搭乱建干起,实现塆容塆貌大改观。2016年,他又带头成立合作社,村民以户为单位,用现金、房屋、田地、劳力入股,围绕家学文化主题,先后发展了进士油面小院、武举人酒坊、古井茶院、乡吧客栈、拓印小院、丁豆腐、蚕桑馆、剪纸馆等10个文创产品和23家农家乐。2017年第一次分红时,每股分红250元;2023年预计每股分红1500元以上。

诗意乡村唤起阵阵炊烟。近年来,不断有“老村民”回到苍葭冲,当导游、开民宿、做服务,原本清冷的小村一天比一天热闹。村民丁际曙去年回乡,看到村里的变化后决定留下,利用自己的手艺打理陶艺小院,以劳力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新村民”吴银贵在村里经营的几栋民宿主打古朴中式风,暑期以来,天天一房难求。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苍葭冲采访归来后,光明日报记者张锐说:“在黄冈,越来越多村美人和的故事正在续写。”

看物产——黄冈农特产形成百亿产业集群

8月5日,在华中(浠水)蛋品交易中心,一枚枚鲜鸡蛋通过传送带分拣、清洗、消毒、包装等全自动化流程,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这个交易中心目前已入驻鸡蛋经销商19家,日交易量达2万件,占全国鸡蛋总销量的1.4%。湖北家美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闫铁山介绍:“我们这个中心的蛋价影响着山西、河南好几个省的鸡蛋行情,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

从“谈鸡色变”到“闻鸡起舞”。经过十年奋斗,浠水再次站到了蛋鸡行业的前沿。

2013年,全县养鸡3000万只,虽创造了20亿元年产值,却换来160万吨鸡粪围城。10年来,浠水引导蛋鸡养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转型发展,推动蛋鸡全产业链发展。现在,浠水蛋鸡存栏量降到1500万只,却已形成贯穿育雏、养殖、饲料、兽药、加工及粪污利用的全产业链,年产值有望破100亿元。秀美浠水也恢复了山清水秀。

黄冈物产丰富,共有地理标志产品47件,位居全国市州第一。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成为黄冈现代农业的发展追求。

采访团在蕲春采访蕲艾产业

艾草种植面积22万亩;研发蕲艾产品28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培育涉艾市场主体超过3000家;培养近6万名专业人才,让“蕲春艾灸师”成为全国知名劳务品牌,逾万家“蕲春艾灸馆”走向全国。2022年,蕲春大健康产业产值过150亿元,其中,蕲艾产业产值超百亿元,创税近3亿元,带动全产业链近30万人就业。

艾草,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为何蕲艾能够一枝独秀?“这跟蕲春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更与蕲春人不断深耕这个行业有关。”

李时珍国灸集团总经理肖本大介绍,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总精油、总黄酮、绿原酸等药用成分是其他艾草的3倍以上。

科技的加持,也让这片叶子插上了更多想象的空间。紧紧围绕打造蕲艾大健康产业集群,蕲春持续推动蕲艾从大健康消费品向有更高技术含量的中医药品延伸发展。目前,蕲春县已有15家涉艾企业分别获得湖北省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省科创“瞪羚”企业等荣誉。截至目前,全县蕲艾企业旗下产品已达到28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拥有准、械、消、妆字号122个,涵盖艾灸养生、熏蒸消毒、外敷保健、艾疗器械等领域。

农民日报记者乐明凯说:“黄冈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化,过程很曲折,深刻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规律。”科技日报记者魏依晨说:“一枚鸡蛋和一棵艾草撬动了一个县的产业经济,很有看点,很有科技含量!回去后,我要通过科技日报全媒体平台推介好黄冈故事。”

(来源:黄冈日报)

【编辑:姚昊】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