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线 >

全国第七!连续十年登上领奖台!暨南再获佳绩!

2023-06-04 21:43:08    来源:暨南大学

5项入选 3项获奖

获奖总数全国第七

连续十年荣登领奖台


【资料图】

暨南大学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荣获“国创计划”十五周年“优秀组织奖”!

暨南大学获

“国创计划”十五周年“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5月13日至14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暨南大学共有5个入选项目,获得3个奖项,获奖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7。这也是我校自2013年以来连续第10次荣登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领奖台。

年会开幕式上进行了“国创计划”十五周年荣誉表彰。方俊彬教授获“最佳导师奖”,暨南大学获“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暨南大学入选项目名单

在本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环境学院安佳慧团队的“基于物质流及碳排放的初级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宏观环境影响分析”(指导老师:吴凡、游静)获得“优秀学术论文奖”;环境学院蒲川团队的“智呼吸——车内新森态”(指导老师:陆钢、黄正旭)和理工学院李子龙团队的“基于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的绿色氢能体系构建”(指导老师:王楠、孟辉)获得“我最喜爱的项目奖”。吴凡、游静、陆钢、黄正旭、王楠、孟辉等6位指导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参赛师生合影

接下来跟着暨南君

一起看看入选项目的介绍

领略他们的团队风采吧

01

基于物质流及碳排放的初级塑料制品

全生命周期宏观环境影响分析

塑料行业的碳排放因具有高密集度和高增速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推动下,本项目选取我国使用量最大的三种合成树脂(PVC、PP和PE),基于我国合成树脂工业实际情况与技术水平,对三种塑料进行初级生产-加工制造-消费使用-废物管理全链条物质流动分析,并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定量塑料供应链相关的碳排放LCA-MFA数学模型,首次系统比较塑料在不同消费领域的碳排放潜力,从而揭示塑料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关键节点,以推动该行业低碳目标的实现。

基于这一方法,项目前期与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对广东省典型合成树脂及可降解塑料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为广东省塑料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政策建议。项目已获广东省科技厅基金资助,后续开展了可降解塑料的减碳效益评估相关研究,成果也将于近期发表。项目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得“优秀学术论文奖”。

项目团队留影

02

面向模分复用的Ⅲ-Ⅴ二维材料

非线性涡旋谷光子调控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兴起,越发多样的通信场景对网络的信息处理能力有着更高要求。单模光纤通信容量逐渐接近极限,传统的波分复用将逐渐无法满足通信传输容量扩充的要求,而模分复用技术在提高光纤通信容量方面极具潜力。

本项目研究面向模分复用的Ⅲ-Ⅴ二维材料非线性谷光子调控,实现了非线性谷锁定扭曲涡旋发射以及对二次谐波矢量光束偏振状态的灵活操纵,丰富了可用于模分复用的模式,项目成果有望提升通信容量,为未来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应用提供新方案。

项目团队留影

03

智呼吸——车内新森态

近年来,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车内空气净化产品存在效果差、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本项目结合自主研发的智能在线检测器、“森态”智能服务平台打造出一套车内空气检测方法以及评价体系,清晰形象地为用户呈现出车内的空气质量情况。同时,项目以“微观界面电子调控”、“电极石墨烯污染物消解”、“新型光触媒污染物降解”三大核心技术为基础开发出车内空气净化工艺流程,能对车内空气做到实时监测、定期监控、定期净化。

项目旨在以智能在线检测器、“森态”智能服务平台、“森态”车内空气净化工艺设备建立一个“1+3+N”的车内空气净化智能生态。为广大民众提供清新、安全的车内空气环境。目前,项目已发表SCI论文2篇,获得10项专利授权,荣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奖项。项目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得“我最喜爱的项目奖”。

项目团队留影

04

基于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的

绿色氢能体系构建

立足新能源产业电极材料的核心问题,项目开发了一系列经济、高效、稳定的过渡金属纳米催化材料,实现了氢能体系四大核心反应的超高效电催化,同时其材料成本仅需传统贵金属的百分之一。基于所研制的纳米材料,项目开发的各类能量转储装置均实现数倍的性能提升。此外,结合太阳能电池技术,项目提出了一个“以太阳光为能源、锌空气电池储能、电解水制氢换能、燃料电池进行稳定能量输出”的绿色氢能体系。该体系的运行不需要化石能源,实现了无碳绿色低成本的能源供应,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项目已发表SCI论文16篇,获得3项发明专利授权,荣获13项省部级以上奖项。项目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得“我最喜爱的项目奖”。

项目团队留影

05

钠芯储能:

国内领先的分布式智慧储能产品供应商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但由于锂矿匮乏,储存成本高、安全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锂离子电池发展受到限制。而钠离子电池在安全性高、耐候性好、快速充电、成本较低等特点,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优秀的“平替”方案。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最大阻碍在于电极材料,本项目针对这一难点,创新性地在钠离子电池中使用膨胀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并配对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充分释放材料性能与能量密度。项目成果可应用于低速电动车、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能源基建等领域,以创新的技术、不凡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普惠全行业,服务全社会。

凭借创新优势,项目团队在碱金属离子电池相关领域已发表SCI论文15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5项,并取得1项PCT国际专利授权。项目曾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等多个奖项。

项目团队留影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